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 对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25号提案答复的函
来源: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:2024-10-09 选择阅读字号:[ 大 中 小 ] 阅读次数: 0
《关于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的建议》(第125号提案)收悉,现答复如下。
- 关于“开通‘社社通’正规交通营运”的建议
为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问题,按照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建 制村通客车有关要求,结合我市实际,采取区域化经营为主、 公交客运为辅、预约响应式兜底等多种运输模式,实现我市 38 个乡镇、230 个建制村 100%通客车。在此基础上,针对农村群 众赶集卖菜、务工务农、学生读书等不同出行群体,分类提供 菜农车、学生车、务农车、就医车等多种服务方式,满足群众 差异化出行需求。下一步,我市将依托“ 四川省乡村客运服务 监管平台”,持续开展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月度核查,确保农村 客运“真通实达”。
关于“实施‘村村美’绿化亮化提升工程”的建议
(一)全市农业农村部门结合攀枝花市共富区建设,稳步实施和谐美丽乡村建设规划。一是分类推进村庄建设。坚持市域统筹、顶层谋划、试点先行、多措并举、多元参与的原则,针对滨江(河)、近郊、腹地远郊等不同类型乡村,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、区位条件、资源禀赋等, 将全市村庄分为集聚提升、城郊融合、特色保护类、搬迁撤并四种类型,分类推进村庄建设。二是提升村容村貌,全域推进绿色村庄建设。打造村庄“绿色长廊”、“滨水风光带”。因地制宜培育林果摘、森林康养、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休闲观光项目。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居民铺设安装户用光伏、生物天然气和循环农业示范工程。
(二)制定并实施“攀枝花市全域整治行动方案”。计划用 8 年时间(2023—2030 年),对全市 230 个行政村进行全域整治。先用 3 年时间(2023—2025 年),建设 100个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转变、农村住房安全得到全面保障、乡村治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、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的和美村庄首批村。到 2030 年,全市 230 个村全部建成美丽、安居、善治、便捷的和美村庄,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,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。今年确定50个村作为全市首批和美村庄建设村,2024年6月将进行验收16个村,年底验收34个村。每个通过验收的村将得到市级财政奖补资金100万元,同时要求县(区)级财政配套奖补不低于100万元,这些资金一部分用于村级美化、亮化和绿化项目。
关于“建设农村文化小阵地”的建议
(一)夯实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。一是根据文化和旅游厅工作安排,积极推进我市乡镇(街道)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,以评促建,提升乡镇(街道)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;依托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,持续健全完善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,实现乡镇(街道)综合文化站全覆盖,综合文化站建有文化体育活动用房、书屋、教育培训用房、网络信息服务用房等功能用房,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置书屋、党员活动室、远程教育中心、综合活动室等。二是加强业余文化骨干、文化志愿者队伍、业余文艺团队建设,全市各村(社区)均有 1 支以上的业余文艺团队,定期组织开展群文活动,主要活动类型有广场舞、健身操、象棋、太极拳(剑)等。
(二)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。全市 61 个乡镇(街道)综合文化站和 336 个村((社区))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持续免费开放。市、县两级图书馆每年下基层的流动服务次数不低于 30 次,市、县两级文化馆每年组织流动演出 20场以上,送“福”写“春联”等文化惠民活动10场以上。每年组织专业文艺团队为乡镇配送以戏曲为主的演出 40 余场,组织开展乡村村晚、市民讲坛进乡村、群众广场舞大赛等群众文艺活动 100 余场。
- 关于“经费筹措”的建议
一是攀枝花依托独特的南亚热带立体气候资源优势,按照“农业精、农民富、农村美”的要求,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。积极引导有条件的村创新“康养+农业”发展模式,紧紧围绕“产区变景区、田园变公园、产品变商品、村舍变旅舍”思路,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全市已建成休闲农业景区17个、产业基地景区16个,逐步产生示范和带动作用,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,不断培育壮大集体经济,为乡村建设奠定经济基础。二是积极争取国家、省级资金投入,据不完全统计,近三年,全市争取上级农业基础设施经费3.5亿元。三是市财政2024年预算5000万元用于首批50个村和美乡村奖补资金,相应县(区)配套部低于5000万元。合计1亿元奖补资金,将于年底和2025年初予以兑现。
感谢您对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,欢迎对农业农村工作持续关注。
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
2024年7月2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