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 对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19号提案答复的函
来源: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:2024-10-09 选择阅读字号:[ 大 中 小 ] 阅读次数: 0
《关于近郊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》(第119号提案)收悉,现答复如下。
一、关于“给予农业县(区)政策和资金支持”的建议
(一)全市农业农村部门结合攀枝花市共富区建设,稳步实施和谐美丽乡村建设规划。一是分类推进村庄建设。坚持市域统筹、顶层谋划、试点先行、多措并举、多元参与的原则,针对滨江(河)、近郊、腹地远郊等不同类型乡村,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、区位条件、资源禀赋等,将全市村庄分为集聚提升、城郊融合、特色保护类、搬迁撤并四种类型,分类推进村庄建设。二是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。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,到2023年实现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 %,全域覆盖建公厕。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,原则上每个乡(镇)至少建设一座转运站,科学确定垃圾处置模式。加强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。加强各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,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宜采用集中污水处理模式,管网建设受地形条件限制的镇,可结合实际情况,采用相对集中污水处理模式。城市周边乡镇生活污水纳入城市污水管网,集中统一理。提升村容村貌,全域推进绿色村庄建设。打造村庄“绿色长廊”、“滨水风光带”。因地制宜培育林果摘、森林康养、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休闲观光项目。三是完善村庄公共基础设施。实施农村公路 “六大工程”(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、窄路面拓宽工程、县道升级改造工程、生命安全防护工程、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、旅游资源路工程)建设。强化农村稳定供水保障,提高集中供水站供水保障能力。四是建设农村现代能源体系。加强农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,主要开展独立电源加储能配微电网建设,同时推进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。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居民铺设安装户用光伏、生物天然气和循环农业示范工程。五是建设数字乡村,推进“智慧广电 ”网络乡村全覆盖。
(二)制定并实施“攀枝花市全域整治行动方案”。用 8 年时间(2023—2030 年),对全市 230 个行政村进行全域整治。先用 3 年时间(2023—2025 年),建设 100个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转变、农村住房安全得到全面保障、乡村治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、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的和美村庄首批村。到 2030 年,全市 230 个村全部建成美丽、安居、善治、便捷的和美村庄,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,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。东区银江镇阿署达村、西区格里坪镇庄上村已经列入首批和美村庄建设村,2024年6月将进行验收,若通过验收,每个村将得到市级财政奖补资金100万元,同时要求区级财政配套奖补100万元。全域整治工作已列入各级党委、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任务。
二、关于“整合项目资源”的建议
由于东区银江镇、西区格里坪镇在规划中已不属于农业乡镇,难以单独申请较大的农业相关项目,但在普惠的政策项目农业农村部门仍然坚持覆盖,如农村“厕所革命”、农民种粮补贴等。
农业农村部门2019—2023年投入农村“厕所革命”建设资金2.06亿元,其中:省级资金6000多万元,市县投入4000多万元,农民自筹9000多万元。东区、西区农村厕所改造已基本完成。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纳入年度专项预算,同时积极整合农业农村项目投入资金,确保每年用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资金按5%的比例增长。
三、关于“给予资金鼓励东区、西区发展区域性优势农产品特色品牌”的建议
攀枝花依托独特的南亚热带立体气候资源优势,按照“农业精、农民富、农村美”的要求,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。目前,已成为全国立体农业示范点、全国重要的“南菜北调”基地、台湾农民创业园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、中国特色农产品(芒果)优势区。成为全国“纬度最北、海拔最高、成熟最晚”的芒果主产区。创新“康养+农业”发展模式,紧紧围绕“产区变景区、田园变公园、产品变商品、村舍变旅舍”,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建成休闲农业景区17个、产业基地景区16个。
东区银江镇、西区格里坪镇属于城市近郊,发展上规模的特色农产品产业有一定的难度,但在发展农事体验、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的潜力较大。农业农村部门将积极支持相关乡村特色品牌建设,尽量整合相近资源,因地制宜发展东西区近郊农业特色品牌。
感谢您对我市近郊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,欢迎对农业农村工作持续关注。
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
2024年7月30日